作者:史 娇 核稿:成 铭
本网讯 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,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,兼具自然与人文内涵。每年清明除了要祭祖、扫墓、踏青外,为了表达对春天的喜悦之情,期盼这一年风调雨顺,在陕北还有捏面花(又称“捏雀儿”)的传统风俗。为让留学生亲身体验这一传统习俗,4月3日下午,国际教育学院举办了“留学延大、感知清明——捏面花活动”。
活动伊始,李维老师向留学生详细介绍了清明节的起源、重要意义、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新时代中国“守正创新”,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举措和活动,希望同学们积极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,争做文化互鉴、文明互通的践行者。
随后,我院邀请了两名民间面花手艺人亲自示范面花制作的全过程,从准备工具到发面、揉面,塑形、点缀,留学生们热情高涨、跃跃欲试。在阿姨们的指导下,一个个充满创造力的小动物呈现在了大家面前,有活灵活现的小老鼠、小刺猬,有胖乎乎的爱心兔子,有逼真吓人的大鳄鱼,还有充满异域风情的小花篮……留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,将普通的面团变成了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,为传统花馍赋予了新的活力与意义。
面花蒸熟之后,留学生们纷纷围在锅旁,他们大声欢呼,迎接自己的作品。经过“点红”的最后一道工序,他们带着各自的作品热烈讨论。
面花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体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。通过此次活动,让留学们深入了解中国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,感受地域风俗的魅力,进而增强其文化认同感。
